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挑战 教育新闻 2022-08-12 10:44:45 阅读:138 次 正文 课程大纲: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1、互联网金融的定义2、互联网金融的优势3、互联网金融的投资概况二、互联网金融的模式1、爱投资——信息交换平台2、微金融——服务对象3、移动支付时代——技术支持三、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典型模式1、网银模式2、电商平台模式——阿里金融3、P2P的模式——陆金所4、交互式营销——余额宝四、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1、影响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2、增加了金融不稳定性3、加剧金融脱媒与市场竞争师资介绍:马晓青,女,教授,博士·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CARD中心)博士后·曾任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教授。现兼任桃李天下银行师资工作室独家老师。十余年银行培训经验,银行咨询项目专家,擅长宏观经济金融分析,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等课程.主持嘉兴银行小微信贷项目,成果出书《小微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分散机制》《十五年的执着—嘉兴银行小微业务实践与创新主讲课程国际金融宏观环境与银行发展模式创新滞涨背景下的银行信贷策略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创新PPP与政府项目融资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渠道创新小微企业信用调查与信用评估技术与实务证券投资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国际结算电力国际贸易所获殊荣2000年主持淮阴工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2、2001年主持江苏省教育厅“淮阴农业产业化研究”3、2001年淮阴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4、2002年参与教育部“金融市场学”研究生教材编写5、2006年上海浪石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横向项目“汽车后服务市场投融资体系研究”6、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03023173):农户投资与金融抑制问题研究,2008.1-2010.1;8、中国博士后基金(20070421193):农户信贷需求的微观基础与福利效应分析,2008.1-2009.1论文书籍1、“经济转型时期加快发展我国商业企业的思考”,《商业研究》1998年第3期(核心),本文被人大报刊资料《商业企业研究》1998年第5期全文收录2、“对外商投资企业股权控制问题的思考”,《江苏改革》1999年第8期3、“淮阴市独资合资企业案例分析”,《淮阴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4、“台湾地区公营银行民营化与我国银行业改革”,《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3期5、“中小民营银行的公司治理与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4期6、“关于流动性问题的理论综述”,《经济学动态》2003年11期7、“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与信用风险管理”,《上海保险》2003年3期8、“香港货币局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实际运行分析”,《上海金融》2004年3期9、“我国外汇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结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4期(已接受)10、《国际金融简明教程》-2007年5月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已签约)国际会议2006年7月香港公开大学“利用现代技术促进教与学”;2006年10月越南参加联合国发展项目署“上海、雅加达、胡志明市财政比较研究”。